今天 ,你解“郁”了吗?
2021-04-22

中医认为“有诸内 ,必形诸外” ,机体内脏功效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都可以反映到体表 ,而在色泽、形态、声音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在诊断上可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 ,凭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疾病。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具体运用 ,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文化

1、木郁达之。木郁是指肝气郁结而致瘸 ,达之是通过治疗使之流通。也就是说肝气郁结的病人 ,如果在临床上体现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泄等症状时需用“疏肝法”治疗。

2、火郁发之。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 ,发之是因势利导而开泄的意思。例如 ,心火上炎 ,泛起急躁不安、失眠 ,或口舌糜烂、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舌质红与绛 ,此时 ,需用“清心泄火法”。

3、土郁夺之。土郁是指湿邪郁阻脾胃 ,夺之是指祛除湿邪不使滞留。也就是说如果湿热之邪郁阻脾胃 ,临床上泛起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状 ,需用“苦寒燥湿法”治疗 ,或寒湿之邪郁阻脾胃 ,临床上泛起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 ,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状 ,需用“苦温化湿法”治疗 ,或湿热蕴结下焦 ,临床上泛起小腹急胀、小便浑赤 ,小便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等症状 ,需用“清热利湿法”治疗。

4、金郁泄之。金郁是指肺气不宣 ,泄之是用宣降法使之通畅。例如 ,因风寒袭肺 ,导致肺气不宣 ,临床上泛起鼻塞、喉痒、咳嗽、痰多 ,苔薄白等症状 ,需用“宣肺化痰法”治疗。

5、水郁折之。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 ,折之是指调治、制约的意思。例如慢性肾炎周肾阳衰弱不能化气行水 ,临床上泛起颜面苍白、眩晕 ,腰痉痛、四肢发冷 ,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部开始延及下半身 ,按之凹陷不起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等症状 ,需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此外 ,“汗法”、“逐水法”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

今天 ,你解“郁”了吗?

中医认为“有诸内 ,必形诸外” ,机体内脏功效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都可以反映到体表 ,而在色泽、形态、声音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在诊断上可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 ,凭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疾病。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具体运用 ,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文化

1、木郁达之。木郁是指肝气郁结而致瘸 ,达之是通过治疗使之流通。也就是说肝气郁结的病人 ,如果在临床上体现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泄等症状时需用“疏肝法”治疗。

2、火郁发之。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 ,发之是因势利导而开泄的意思。例如 ,心火上炎 ,泛起急躁不安、失眠 ,或口舌糜烂、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舌质红与绛 ,此时 ,需用“清心泄火法”。

3、土郁夺之。土郁是指湿邪郁阻脾胃 ,夺之是指祛除湿邪不使滞留。也就是说如果湿热之邪郁阻脾胃 ,临床上泛起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状 ,需用“苦寒燥湿法”治疗 ,或寒湿之邪郁阻脾胃 ,临床上泛起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 ,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状 ,需用“苦温化湿法”治疗 ,或湿热蕴结下焦 ,临床上泛起小腹急胀、小便浑赤 ,小便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等症状 ,需用“清热利湿法”治疗。

4、金郁泄之。金郁是指肺气不宣 ,泄之是用宣降法使之通畅。例如 ,因风寒袭肺 ,导致肺气不宣 ,临床上泛起鼻塞、喉痒、咳嗽、痰多 ,苔薄白等症状 ,需用“宣肺化痰法”治疗。

5、水郁折之。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 ,折之是指调治、制约的意思。例如慢性肾炎周肾阳衰弱不能化气行水 ,临床上泛起颜面苍白、眩晕 ,腰痉痛、四肢发冷 ,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部开始延及下半身 ,按之凹陷不起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等症状 ,需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此外 ,“汗法”、“逐水法”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